起点很重要,揭秘“勇敢者”黄小平的原生家庭
2024-11-14 16:26

创业是一件非常费心力,非常反人性的事儿,过程中挑战重重,非一般人的承受力所不能为也。

那么,这些牛人的心力,勇敢到底从何而来?我试图从他们的原生家庭去找答案,

在启动调研猎头行业头部公司——锐仕方达创始人黄小平的成事方法论时,我向黄总申请,一定要把他成长阶段的重要人物介绍给我,我从成长线里去挖掘。

果然,每一次成功都是蓄谋已久的安排。

黄小平的父亲,的确就是一个惊喜——他聪明、奋斗,坚韧的性格,很明显的传承到了黄小平身上,并在新的场景里得到了更为极致的发挥。

当我们说原生家庭很重要,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很重要,在黄爸爸这里,找到了标准的案例。

01优秀的父母,孩子的起点

1982年,黄小平出生在四川泸州的一个偏远贫困县——叙永县,叙永县直到2019年才成功地将“贫困”二字摘帽。

而黄小平出生的村子,还处于这个贫困县的偏远山村。这样的人生开局,在地理位置上,算是没啥优势。

但是黄小平有一对善良,上进的父母,这对他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

黄小平和父亲、母亲

90年代,黄小平的父亲黄德宝是他们村的第一个万元户。

黄德宝在他们村开了一个小煤窑,因为自家的地里就有煤。黄小平的弟弟黄斌介绍,父亲是上一辈里的老幺,全家集中资源让他去读了高中,是一个聪明,上进的人。

以下为黄小平回忆口述内容:

我爸是个高中生,那是那个时代全中国的最高学历了,因为当年全国的高考都取消了,唯一的出路就是种地。

后来四人帮倒了之后,好像我爸去考过一次,但是学业荒废了很久,就没有考上,就和大学失之交臂,他就去谋生去了。

我爸很能折腾,开过小煤窑,当过货车司机。

我跟我爸是一样的,都是专注在事业上,执行力非常强。

他开的小煤窑在顶峰时期,雇了100多号人,也算乡村企业家。

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,我爸把我抱在怀里给工人发钱,有的领500,有的领1000元,我们家那个房子里,开会的时候,满屋子都是人,都来算账了,有的抽烟,有的喝酒,一个个脸黢黑的。我爸会买头猪,杀了给大家吃,犒劳大家。

后来国家管制,小煤窑退出了历史舞台,我爸的管理很精细,在他经营的七八年时间里,他的煤窑从来没有出过事故。

后来,他就去做货运司机,我家住在公路边上,所以我妈就开了一个小卖部,赶集的时候,人比较多,我小学的时候,就天天在柜台边上卖货。

每天晚上,我爸跑完车回来,就跟我妈说,今天赚了多少钱,是300,还是500。为了赚钱, 他经常熬夜跑车,从我们叙永县开到云南,到了晚上两三点还得拉,路也不好走,也没有高速公路。

我见证了我爸的创业历程,他的车不断地在升级,从四轮,六轮,两缸,四缸到六缸。

但是后来跑运输的人越来越多,他就越来越不赚钱了,然后他又开始做猪贩子,帮助猪场收猪,一头猪能收到10块钱的中介费,这个事儿,他一直做到六十多岁。

黄小平记得,父亲最红火的人生阶段,就是开小煤窑的时候,当年父母一起联合创业,父亲负责带工人生产煤,母亲负责销售,把挖出来的煤渣和煤料运到公路的边上,一堆堆堆着等待买主,煤渣25元一吨,煤料45一吨。

小学四年级语文的陈老师说,黄小平的第一任老师,应该就是他的父亲。他的父亲在那个年代,在当地是算一号人物的。

陈老师回忆,黄父非常关心黄小平的学习,有一次,他想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名头,请全校的老师去他家吃饭,钓鱼,打牌。

那可是在80年代末,90年代初,能够如此圆润通达的农村人不多见。

幼年的黄小平耳濡目染,父亲是如何跟人相处的,是如何管理工人的,是如何谋求自己的事业进步的。

故事总结:

了解到黄小平的出生背景,我们可以理解为,他起点低,也可以理解为,他起点很高。

“空间有形,梦想无限”,

黄小平虽然出身于一个贫苦的,闭塞的地方,但是他有一个上进,有想法的父亲,有和睦的家庭,有形的空间,是无法限制住无限的梦想的。

这个原点,是一切的开始。

02营造好机会,给孩子磨练

黄小平小学时期,山村上学来回路程非常远,黄德宝就让儿子在学校跟语文科的陈老师同住。

黄小平回忆,当时住校的一共是两个孩子,就是在住校的那段岁月,老师让他养成了自学的习惯。

每天早上起床,老师就安排他们到后山上去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衣服要自己洗,碗要自己洗。一切都要自己安排,自立是从小学开始的。

以下为黄小平回忆口述内容:

我父亲非常愿意在我身上投入教育。

上小学山路远,走路要一个半小时,我爸就申请让我住校,跟刚刚毕业教我们的语文老师住一起。

那一年时间,老师都让我五点半起床,真的就是闻鸡起舞,一个12岁的孩子,天还没亮,闹钟一响,就立刻起床开始大声朗诵课文,朗读古诗,我的一些自学的习惯,就是在12岁的时候养成的。

我小升初的时候没有考好,语文考了92分,数学76分,我知道县里和镇上的孩子,平均分至少都得达到95分才能上得了我们县的重点中学。

按照政策,我的分只能去上镇上的两河中学。但我爸不甘心,他开始折腾,既然没考上县重点,那就去别的好学校。

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,我爸还做了一件事,让我去跟村里的大学生去学英语,就是我三哥,当年他考上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。

因为三哥的辅导,所以我上初一,就是班上的英语课代表。

语文陈老师当时是刚刚从师专毕业的年轻人,其实也就比孩子们大个十多岁,最多也就算个哥哥的辈分。

也可能正因为如此,他有很多想法想要去实践,这也给黄小平提供了锻炼的机会。

比如当时选班长,陈老师不希望是指定的方式,而是大家主动报名,然后轮岗,轮岗完了之后,再选择谁最合适做班长。

陈老师记得,当时黄小平就踊跃地报名了,第一个轮岗的就是他。

小平非常尽职尽责,思路清晰,表达清楚,有责任心。

等到他轮岗完毕,该别人轮岗的时候,黄小平依然对自己高要求,不懈怠,积极服务同学,最后,黄小平当选了班长。

陈老师回忆说,黄小平当时的那个班,后来出了很多不错的人才,上课的时候,能够感受到大家积极的响应,有思考能力,有知识转化吸收的能力。

这虽然不是应试教育要求的,但是这对一个人进入到社会之后,帮助非常的大。

很多孩子都是呆呆的,对周围的世界没有什么感知力,但是黄小平不一样,用四川人的话说,他属于“一踩九头跷”的那种孩子,非常灵,这是他非常好的基础。

故事总结: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孩子们经历的第一任管理者,好的管理者就是总是想方设法去帮助团队创造好的环境和基础。

在那样的一个农村的环境,黄父可谓是优秀的管理者,不断想办法让孩子可以够到更好的教育资源。

从住校的争取,到六年级就提前让黄小平跟三哥学习英语,他的重视教育,不是口头说说而已,而是真实的执行和探索。

而好的领导,还需要优秀的种子选手来体现。父母只是土壤,种子本身也很重要。

黄小平当然从一开始就是极度的进取的。

小学的时候就五点起床,自理生活,闻鸡起舞,他善于争取机会,表达自己,也乐于去服务他人,在这个故事里,陈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关键——一踩九头跷。

如今,黄小平的这些习惯,也正在他的事业和工作里发挥作用,不断自学解决问题,同时勇敢地表达自己,也是他管理团队很重要的手段。

03坚定地托举,让孩子相信

那个年代在四川,小学升初中是需要考试的,但是黄小平没有考上重点中学。

但黄爸爸不甘心,一开始想办法让他去了一个位置在山里头,但能够上师专(那个年代,上师专也是个出路)很著名的麦地中学,他希望能够给儿子谋一个好前程。

黄小平回忆,那个学校条件相当艰苦,连水都没有,需要孩子们每天自己去山下打水吃和用,感觉跟修行没啥差别。

对于黄小平的前程,黄爸爸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。

后来,他多处打听想办法,又帮黄小平争取到了一个进入到重点高中叙永一中的机会——条件是,黄爸爸要凑齐3700多块钱的建校费。

但是在这个时间段里,黄爸爸的小煤窑已经关闭了,加上家里还有次子,以及在计划生育的背景下,又生了小妹的情况下,拿出3700多块钱的建校费是一笔巨款,相当于现在的30多万。

但是黄爸爸还是全力以赴,给黄小平把这笔钱凑齐了。

对于这段经历,黄爸爸的良苦用心,黄小平回忆说,其实当时自己没有啥感觉。

只知道爸爸一直强调,一定要好好读书,否则,你就只能留在大山里头。虽然没啥感觉,但是这样的理念,深植到了黄小平的脑海里,心里。

以下为黄小平回忆口述内容:

我们那里有一个考中专和师专很有名的麦地中学,那个时候,中师和中专都是铁饭碗,所以我就去读了。
麦地中学相当的苦,9月份开学,热得不行,还没水,要孩子们自己去从山上到山下打水去,才可以洗脸刷牙,简直是非人的折磨。

我爸还不死心,他又想办法,花了3700多块钱的建校费,又找了一些关系,把我送到了叙永一中。那个时候的3000块,相当于现在的30万,那是1995年。

我觉得那是他对我人生最值得的一笔投资。

我就在麦地中学读了一个月,就到了县重点中学的初中部,就开始住校了。住校期间,我发展了自己的很多兴趣爱好,我会很多乐器,就是在学校学的。

我天天泡在图书馆里,小人书,科幻书都很有意思,业余时间再去外面报亭买些什么《知音》,《读者》之类的,凤姐爱看的书,我每期都会看。

那些故事很感人的,了解外面的世界,然后听随身的收音机,天天吱吱啦啦的。

学习上的事儿,父母没怎么管我,只是父亲偶尔来看我,全靠自己。

我最有成就感的,就是我初三升到高中部,中考的时候,是我自己考上去。当时发榜的时候,我看到我的名字在上面,真的有一种金榜题名的感觉。

等到了高中,我进入到了重点班,是全校成绩最好的班,后来我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,去转了一圈,发现学校很小,还不如我高中大,大学大学,他就应该要大,这叫什么大学?

我当时的专业是服从调剂,被分配到了中药材资源开发与利用,当时也觉得郁闷,如果是中医专业,也会觉得可以,谁知道是这么个专业,就更加不开心了。

现在想来,如果读的话,药材专业,说不定也是个发财之道。

后来,在学校转了一圈之后,我就去峨眉山玩了一趟。那时,我大舅在峨眉山当兵,他是一个四级士官,带着我开车在峨眉山转了一圈,爬山登顶,回到他部队后,他跟我说,还是要考军校,当军官好,你看部队里,人家军官多威风。

那时我就坚定信念,还是要去当军官,就决定回去复读。

复读了三个月,当得知,复读生不能再报考军校的时候,刚好听到招新兵的消息,就决定从军了。

对于高考的期待,黄小平是一直想考军校的,没有考上,无奈被中医药大学录取,随后因为大舅的一句话,他毅然决定,放弃掉这次学习的机会,决定回家复读。

招新兵的消息,让他又燃起了他的希望,通过部队的层层选拔,2001年12月,黄小平成功入伍,成为一名新兵。

招兵干部回忆说,黄小平上过高中,考上过大学,而且各种指标都不错,是当时那一批新兵中的佼佼者,所以后来,尤其对他给予了更多关注。

故事总结:

在黄小平的故事里,在90年代,黄父用3700块钱供他上当地名校的故事,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决定。

80后可能都会听父母说过一句话,如果你能读书,砸锅卖铁我也供你上学;但黄父不一样,即便是读书不算特别优秀,我也要砸锅卖铁的供你。

后来弟弟黄斌的求学之路也是如此,他是一个体育特长生,黄父坚定地供他上大学。

父母的信任和托举,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是一剂强心针。

有一句话说,唯爱与信任不可辜负,更何况是无条件的爱。这会给孩子种下一颗种子:不管我出生如何,我资质如何,但是我值得,配得上,我可以追求更好的东西。

人有自信心非常重要,哪怕坚定地每天进步一点点,经年累月,最后的进步都会大得惊人。

04责任的启迪,激发孩子动力

成为一个强者,一直是黄小平的底层追求,那么,这个动机除了源自父亲的叮咛,还源自什么地方呢?

他回忆说,在中国的农村,那是非常底层的丛林社会,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,讲究的就是谁拳头硬。

生活在底层农村,时不时就会有地痞流氓的骚扰。他记得有一次,他们一家睡在家里,外面有一个地痞一边叫骂,一边拿着竹篙戳他家的瓦。他们一家人睡着都不敢吱声,因为担心惹上更大的麻烦。

后来,村里私人经营的小煤窑受到了国家的管制,全部要求强制关闭。为了养活全家,三个孩子嗷嗷待哺,黄德宝选择了去做货运司机。

有一次,黄小平跟着爸爸跑货,路上遇到了车匪路霸拦车。黄爸爸没让黄小平下车,他和一个叔叔下去周旋,但最后也是要交钱了事。

事后,黄爸爸对黄小平说,你一定要好好读书,走出大山,否则,我们就会一直被人欺负。

这种要让家人生活得平安,要给予家人力量的愿力,就在他心里种了下来——一定要出人头地,一定要赚大钱,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安稳安全的生活。这是黄小平最初的发心。

以下为黄小平回忆口述内容:

成长过程中,我的所有决定都是自己做的,我爸对我最大的影响,就是要不断折腾。

他折腾到了63岁,因为身体的原因,才停下来,现在67岁了,这几年就天天钓鱼。

我记得我爷爷也是,从来不懒惰,八十多岁了,还天天去山上砍竹子,编成竹篓、竹筐、竹篮子这些,徒步到镇上去卖,太勤快了,气到我爸把他的刀都藏起来了,他又找出来要去弄,根本停不下来。

这种永不停息的性格,我现在也有类似的感觉,只要我身体健康能动的话,我希望自己每天都在折腾。

如果我不离开大山,我不来北京,我会是一个在当地格格不入的人。因为我不打牌,不抽烟,不爱喝酒,不喜欢赌博,我就喜欢学习,我可能会被欺负,因为我的拳头不够硬。

但是我还是会去琢磨赚钱的事儿,高中的时候,我看杂志,就非常关注最后一页的《致富经》,什么养蜗牛,养蚕,养山鸡,养兔子,即便在村里,我也会成为致富能手。

我非常执着于去赚钱。

一开始是被迫的,但是骨子里就很爱琢磨这件事,因为你去琢磨,去执行,不断有反馈,渐渐你就会去喜欢做这件事。

我人生中感情上的事儿比较简单,就跟Lisa恋爱了,就结婚了,因为感情上比较简单,所以我们就更有时间和精力,去投入到事业上。

我看到有的人,他们在感情上很复杂,经历很多,相应的,他们的事业可能就会荒废掉。

多年后,黄小平夫妇成功经营了锐仕方达这家公司,成为了中国猎头行业的N O.1,他以父亲的名义,花了数百万在家乡修建了一座桥,链接两岸原本需要绕20公里路的村庄。

这是一桩有说头的好事儿,有人建议他,桥可以用他父亲的名字来命名,他的选择是,首先是不给自己添烦恼,其次是,好事做了就做了,不需要留名。

故事总结:

承认自己穷,承认自己落后,是进步的起点。年轻时代的黄小平,有极强大的动力,他希望改变命运,改变家人的命运。

一个人的不幸是在他一开始就背负了命运的责任,所以他没有机会去从头设计的自己的人生,他只能被命运驱赶着走;

一个人的幸运也是他在一开始就背负了命运的责任,这使得他的生命力没有浪费,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
责任感将会激发出一个人的强大潜力。

很多男性在刚出生之后,就会被家庭灌输,你是家里的顶梁柱,你要为家人而努力。

但是不同的是,黄小平在行动力和学习力上,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,这使得他能够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人生使命。

05淳朴的家风,代代相传

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父亲的黄小平,很感慨,现在孩子的童年,和自己童年是那么的不同。

他小时候,上山下河,穷尽一个孩子探索和好奇的本能,受伤了也没事。黄小平和弟弟黄斌相差2岁,一个1982年的,一个1984年的,两兄弟感情特别好。

最夸张的,就是他在家乡修大桥的那条河,每年都会发大水。

一到发大水的时候,他和弟弟就会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,直接跳河漂流,享受顺着水流一直漂到下游的感受。

那条河每年都会死人,但是依然阻挠不了人们心中莫名其妙的向往,越是水大,越要挑战。

黄爸爸经常不在家,管不了孩子,黄妈妈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商店,操持着家务,也管不了孩子,一切都靠兄弟两个自行安排。

虽然物质不充裕,但他们过的是无忧无虑,无拘无束的童年。

1990年,在计划生育最严厉的时候,黄爸爸和黄妈妈决定要生个女儿。

那个时候,妇女主任都非常的敬业,盯着各家妇女的动态。黄妈妈在临产前还在地里做农活,还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,以为别人看不出来。

等到快要生产了,一家四口就搭车去贵州一个亲戚家。

黄小平记得,他和弟弟坐在车斗里,因为怕孕妇颠簸,妈妈坐在副驾的位置,但副驾无非就是多了个软垫,其实还是很颠簸。

他和弟弟在车斗里啥感觉呢,就是觉得很新奇,很好奇。

妈妈在亲戚家生了孩子之后,第二天就回了家里,继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,没生啊,就是没生啊。

其实明察秋毫,且富有眼线的妇女主任,早就把他们家的电视,收音机等稍微值点钱的东西都搬走了。

最后,黄爸爸凑了3600多块钱,把罚款交上,才把那些家当赎了回来。

以下为黄小平回忆口述内容:

我爸最赚钱的时候,就是开小煤窑的时候,到了跑货车时,就是维持家庭生活了,三个孩子,妹妹出生又被罚了一笔,罚了3600块。

当时计划生育很厉害,把我家的电视机都给抱走了,牛也牵走了,录音机也给抱走了,还把我家临时看屋子的三姨夫捆在大树上。

我爸一直想要个女儿,我妈怀孕到8个月了,都还假装没事,还下地干活儿,村里的妇女主任是很厉害的,到处都有眼线,所以到快临盆的时候,我妈就东躲西藏,后来躲到了贵州毕节的赫章县去生孩子,是在一个老太太家。

生完第二天,我妈就要赶紧赶回家,因为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,但是呢,已经有人告密了,说这一家人都不在家,肯定是超生了,所以第二天,就去我家抄家了,然后警告我们说,尽快到乡里的计生委报到,否则后果自负。

女性生完通常一个月内都要休息,坐月子嘛,我妈到现在都有些病根,就是那个时候闹下来的。就去死撑,谁说我大肚子,你看我没有大肚子,强忍着回来,结果呢,还是要去上户口,又上不了。

孩子在贵州,放在我姑姑家的山沟里,三个月后,我爸找了一个熟人,去跟乡里谈,既然错误已经犯了,按照国家政策来,看怎么罚,一五一十算下来,是3600块,还带有几毛几分的。我爸就东拼西凑,把钱凑齐了,然后牛啊,录音机,电视机就给我们退回来了。

我爸想要女儿的心太坚决了,这个过程就跟打仗一样,我们啥也不知道,就是跟着走,赶紧收拾东西。

听说谁家的大货车要去贵州拉货,我和我爸、我弟就坐在那个翻斗箱里,从四川到贵州哐当哐当几小时,凌晨才到达目的地。我妈一个孕妇虽然坐在驾驶室,但条件也没多好,就多了一个软垫子,第二天我妈就生了。

说到底,就是穷人啊。虽然说,当时我们村里,还有比我们家更穷的,但是在我现在看来,我们当时的生活,真的跟城里没法比,我们小学的时候,家里的房子还是木头的,厕所是茅坑的。

我在想,苦难,有时候会给人赐予财富。

总体来说,黄小平的童年,如同大多数80后农村一代一样,父母都在忙着生存的事情,无暇顾及孩子,所以孩子就凭着自己的天性去发展。

他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就是,父亲跑完运输回家,会去学校看他,带他吃一顿好吃的,然后说一句,要好好学习,这就完了。

一切都是凭着他自己的理解,天性去发展。

当然,这背后也有深沉的爱,与对摆脱苦难生活的向往,父子连心。

故事总结:

这个故事之所以要放进来,因为这是黄小平所经历的,他父母的喜悦与苦难的切实案例,那时候,已经8岁的他,自然能有所感知。

父母有自己想做的事情,但是力量是微小的,是薄弱的,是被动的,所以要冲突阻挠,全力争取。

这样的家族性格会植入每一个家庭成员,在不同的家庭成员身上,进行不同程度的显化。

同时,黄小平幸运的是,他的家庭是团结的,是一致的,即便是贫穷,但是没有争吵,没有撕裂。

看到黄小平后续的发展历程就会感受到,只要大家团结一致,朝着一个目标往前走,尽可能地减少损耗,那么这一家人总有一天能够迎来自己的曙光。

真正的团结,是致富的关键要素,是总能立于不败的关键要素。

笔者后记:

成功,是经年累月,各种因素累积的成果,它不是一蹴而就的。成功之前,一定是需要有大量的训练的。这跟任何体育竞技赛都是一样的。

我们把原生家庭当作一个人的训练基地,等他成年面向社会的时候,开始真正的自我价值展现的游戏。

那么黄小平的原生家庭得到的锻炼,较比同时代的孩子是更为充分,更为彻底的,而他本身就有很好的基础,这就是好马配好鞍,成功是注定的。

原生家庭,本质上就是环境的作用,那么,如果已经输在了起跑线,咱可以从现在开始打造自己的环境,与牛人为伍,吸收能量,提升认知,人生,任何时候开始认真都不算晚。

作者:李阳林

对话框

内容